0%

为什么我的照片是模糊的

去年用微单相机开始摄影以来,我时不时会遇到一个怪现象:一张照片乍看起来很好,但稍稍放大就会发现画面是模糊的。这样的照片,即便构图很好、人照得很精致、色彩也很有吸引力,依旧只能算作废品。在拍过好几个月的照片之后,我终于搞清楚了这背后的原因。

判断一张照片的好坏,最基本的维度是曝光。如果照片过亮或是过暗,以至于被拍摄的对象看不清楚,是几乎不可能成为一张好照片的。从相机的角度出发,控制曝光的手段只有三个:快门速度、光圈大小、感光度。快门速度越快、光圈越小、感光度越低,则曝光水平越低;反之,快门速度越慢、光圈越大、感光度越高,则曝光水平越高。

在自动模式(AUTO)下,相机会根据被拍摄的物体自动选择快门速度、光圈大小和感光度。我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,听说大多数场景应当使用光圈优先模式(A),因此我就跳过自动模式,直接从光圈优先模式起步了。这种模式理论上讲是由摄影师来控制光圈的大小,然后相机根据曝光的需要自动选取快门速度和感光度。不过可能是因为我某天手滑取消了自动感光度,用一个较低的固定值 100 代替,所以相机真正能调整的就只剩下快门速度了。在快门速度低于 1/30 秒的时候,即便有光学防抖,放大后的照片也会变成模糊的影像。

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更容易出现照片模糊的问题,对付它的方法有如下几种:

首先,强烈建议开启自动感光度。你可以为自动感光度设置一个合理的上界,比如 3200 或者 6400,这样噪点不至于非常难看。

第二,增大光圈,让更多的光可以进入镜头。在预览时可以看到相机选定的快门速度,这个值不能大于 1/30 秒,最好不大于 1/60 秒。更高的快门速度可以消除手抖对照片的影响。如果最大的光圈依然无法满足需要,你可能需要一个光圈更大的镜头,或者使用闪光灯等方式提供额外的照明。

最后,使用三脚架可以彻底解决静止物体的模糊问题。